一款好茶,茶好是基础,冲泡是赋予它二次生命的过程,正确合理的冲泡方法,是对茶的尊重,也是对喝茶人的尊重,更是一款茶展现魅力的保障。
用眼烧水,用心泡茶,是啊,烧水要用眼睛看,而泡茶需要用心,才会泡出好茶,如果泡茶有带情绪,那茶也就是不好的口感,中国人喝茶,讲究看壶水、听壶声,近代人更重视茶具的搭配,环境的讲究。
“生命哲学”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时期在德、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,集大成者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。他曾提出:“哲学必须从生命内部,从时间里把握生命。”他认为生命分为“植物生命”、“本能生命”和“理智生命”。很难说清普洱茶是属于哪种生命,或许普洱茶这个生命体是超越这三者以外的。当制作普洱茶的鲜叶从枝头摘下开始,便已经脱离了“植物生命”,不再需要阳光、水分、泥土的供养,当它们在炙热的铁锅中翻炒杀青后,钝化和破坏了叶片中氧化酶的活性;接着的反复重力揉捻,破坏了叶片表面的细胞壁;又在强紫外线的阳光下蒸发掉了绝大部分水分,最后在蒸汽和重压之下成为了一个有形的、干燥的、固态的物体。
而这一切却只是一个生命体的正式诞生,他不需要任何食物来供养,只需要自然界的空气以及存在于空气中的水分,以相对静止的外在形态存在,又以内在微生物菌群的相对运动,在时间的轨道上绵延生命,继而会慢慢变得与他初生时的样子相去甚远。从新生走向成熟,饼型从紧实走向松散,滋味从青涩走向醇厚,口感从刺激走向温和,汤色从黄绿走向红褐……所有的内含物质也更趋向于有利于人类健康。
很多茶友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:在茶庄喝茶喝到一款茶很好的茶,但买回家自己冲泡时喝不出当时的滋味和感受?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,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。为什么冲泡普洱茶的过程中,不能用盖碗的盖子去扒茶叶?为什么有的茶泡了十多泡口感还像前三泡那般好,而有的到了七八泡以后茶味全无?老茶的精髓,掩藏在岁月所赠予的时光之味,人生如茶并不是随口一说,新茶往往锋利似少年,老茶却安然沉静如中年,褪去繁杂的外衣,剩下无尽的圆润包容,万千变化隐藏在温润的茶汤背后,没有沉静的心,如何泡的出这凡而不凡的滋味?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古茶谷,看看谷主是如何来泡好一杯普洱茶的?
撬茶有技巧,撬下来的普洱茶,需要整块泡,口感才会更好
撬茶有技巧,能一次性撬下来一块重量为8—9克的普洱茶,是非常好,也是非常标准的。但千万不要把一整块撬下来的茶叶散了泡,这是相当不好、不规范的泡茶方式。
生茶和熟茶撬茶很类似,如果撬成块状,泡出来的口感持续性可以好五泡左右。有的茶叶,可能在泡到7—8泡的时候就已经在走下坡路(茶气、口感等都不足了),而有的普洱茶可能泡到十几泡的时候还在保持前三泡的口感。其原理是:
可能开始泡的时候不下味,可以适当多泡十多秒,通过自己的品饮来判断,如果淡了,在下一次泡的时候,延续一点时间,但是千万不要去扒它,去按它。让茶叶本身慢慢散开,不要急于去扒它,把它弄散。泡的过程中不是看着茶叶没有散开就用盖子去扒一下茶叶。为什么呢?
那是因为,茶叶泡到五六泡的时候,慢慢下味,中间的香味才慢慢散发,等它全部泡散的时候,已经冲泡了十多泡了。
一般来说好茶的标准是,泡了十多泡还保持前三泡的口感,一般都是好茶。但是再好的茶,如果都把它弄散了,弄碎了泡,并在泡的过程中不断按茶叶,那么再好的茶也不会很好喝。
所以撬下来的茶整块泡,它茶气的持续性,口感的持久性会得到保证,也会很强。当学会这技巧,那么每一款茶泡出来都会比平时好很多,会给人很好的感觉,客人会给予茶很高的评价。
新生、熟茶冲泡时汤色会混
才冲泡新的生茶汤色会汤水混,也会涩,而且会涩得非常不舒服。熟茶新茶也一样,而且口感还会变杂,这是由茶叶本身品质和冲泡手法所导致的。
泡茶不能用盖碗的盖子去扒茶叶
在往盖碗中茶叶倒水的时候,哪边茶叶高一点,下次倒水定位的时候,就往那边的杯壁冲下去。
开始往里面注水冲泡时,茶汤通常要与盖碗边沿基本持平,后面的冲泡水位可以低一点,当注水后茶叶高出或漫出盖碗边沿的时候,不要拿盖碗的盖子去扒茶叶,这是相当不专业的做法。
普洱茶的冲泡和铁观音有所不同,铁观音是可以用盖子去扒茶叶的,这样扒的作用是,把它茶叶的味道逼出来。因为,铁观音泡三到五泡的时候就没太多味道了,而此时要想茶叶继续有味道,那么可以用盖子按茶叶,把它里面的茶气逼出来。
但是普洱茶却与铁观音相反,不能用盖子去扒。
即便是卖茶叶卖了很多年的茶商,如果在泡茶的时候,用盖子去把茶叶,那都是相当不专业的。
泡茶不能盖着泡,并且需要一种心静的状态去冲泡
冲泡普洱茶醒茶很关键,开始醒的时候不能急,冲泡时可以不盖着泡,也可以把盖子敞开一点,但是不要盖起来泡。
其次是冲泡完茶叶,出完汤后,盖子不能盖起来(常识),假如盖子盖起来,涩底就会很快出来,特别是三年以内的生茶新茶为甚,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就会很不好喝。
另外,不同时间泡出来的茶会有不同的口感。为什么?
因为,泡茶讲究的是“心静”,是人与茶,心与茶的事儿。
如果心很静,且保持一个很愉悦的心情,再加上自己也很爱它,那么冲泡出来的茶,口感会很好喝。
假如是带着情绪冲泡,那么你的动作肯定会不协调。因为心不静,动作总会有不协调的地方,这样泡出来的茶可能滋味全无,因为茶叶是有灵性的,心境和气氛若不符合茶叶静的状态,即使再好的茶也会不好喝!
?北京哪个医院有白癜风专科?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